全球稀土霸主资源雄厚,股价却低迷不振,是机遇还是陷阱?
一家资源豪横到让人“跪服”的上市公司,股价竟然还在2元边缘晃悠,说实话,这堪比金子免费送到门口,但没人愿意弯腰捡。这家公司背后可是有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撑腰,全球稀土供应霸主,这话绝不是吹,光稀土储量就给你砸出个5200万吨,萤石近4400万吨,铁矿藏量更是高达14亿吨,还有铌资源660万吨,全是业界顶级配置。不夸张地说,这资源家底能让隔壁同行们嫉妒到怀疑人生。然而市场偏偏像喝了迷魂汤,股价就是不动如山。是咱普通人眼光不够毒辣,还是另有隐情?这事值得掰扯掰扯。
掐一点理性分析,在股价不动背后藏着个很直接的原因:业务结构问题。公司虽然资源家底够硬,但却死死抱着钢铁业务不放手,而钢铁最近几年行情不咋滴大家心里都有数,不仅不发红包还主动拖后腿。即便稀土业务毛利率飙到60%左右,堪称利润奶牛,可钢铁业务亏损简直像个专门掏钱的“无底洞”。这局面就像你家有一辆超跑四处拉满分炫技,可另一边主力车头是一辆频频掉链子的某高铁,你说全队能快到哪去?
不过咱也不能光看倒霉事。去年三季度财报倒是来了点彩蛋:现金流由负转正,公司靠的正是稀土业务的发力,下游需求回暖,订单回款结结实实改善。乍一看,公司用行动告诉市场,只要稀土价格有点起色,资金流动立刻就能见效。这时候投资眼光毒不毒辣,那可是直接分选手了。
然而,稀土行业还有个硬核挑战,那就是政策管控。国家开始压总量,2025年执行《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办法》,企业只能按指标办事。这对这个资源大户来说短期可能不算利好,扩产受限确实敲了业务增长的“刹车”,靠稀土来弥补钢铁亏损就难以一蹴而就。然而从长远看,政策带来的行业整合倒是好事,自由散漫的小企业越压越紧,大伙儿竞争格局逐步集中,资源价值还能更稳。说不定这时候,撑得住的“大佬”才是真赢家。
再来看股市上的操作,某些机构的眼光真是毒到人头皮发麻。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和证金公司丝毫不怂,越陷越买,三季度的北向资金加仓脚步比卷王还快,直接从1.35%增到4.27%持仓比例。机构看重的不是别的,正是这家公司资源基础对估值的加持,就像找了个低价开局点,等行业和公司转型清晰后一起起飞。
那问题来了,投资到低股价、高资源这样一家公司,普通人该胆子大点提前布局,还是谨慎观望等待翻盘信号?有些人说,这么有家底的公司,只要钢铁亏损拉不下稀土这条腿,未来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也有人坚持等两个信号:一是钢铁业务出现减亏甚至盈利的转机,二是稀土指标扩大,基本面全面好转。毕竟谁也不想靠赌运气一飞冲天。
但不得不提,这几年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是个硬逻辑。风电、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对稀土的需求只增不减,萤石2025年预计需求还要飙升50%,资源玩家对比深加工厂商更有话语权。这种趋势下,公司稀土和萤石业务起飞只差时间问题。等到资源全面变现的那一天,还会有现在这种价格洼地吗?问题甩给你,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期待你的见解,评论区走起!一切尽在互动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