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从自信到绝望的邻国:战前坚信吊打解放军,战时:不知哪天炸上天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从自信到绝望的邻国:战前坚信吊打解放军,战时:不知哪天炸上天

从自信到绝望的邻国:战前坚信吊打解放军,战时:不知哪天炸上天

在大家的印象中,解放军没有打好对越自卫还击这场仗,主要是部队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用人海战术对付山地游击战。然而,这只是外行人的见解,事实上,对越自卫还击战,是解放军凭借炉火纯青的炮火技术,改变20世纪全球军事格局的一场重要战争。

说白了,在这场战争中,解放军的杀手锏是炮;在28天的战斗中,越军节节败退,山地坑道战不好使,丛林游击战不好使,主动出击的战术也不好使,嘴上说不服,但参战中的越军士兵心里十分清楚谁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例如,在“钳击高平”战役中,盘踞在越南高平省复和县城越北3号公路旁一处作战坑道内的一名越南复和县独立营基层军官,在其部被全歼之前,就在日记本上记载:中国军队把大炮当枪使,不知哪天我就被炸上天了。

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基层军官都这么悲观了,可见当时的越军参战士兵是有多么的绝望。

越军的如意算盘

解放军出境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行动前,越军上下,都是非常自信的,因为像越军缔造者之一的武元甲、黄文欢等人物,早就被黎笋集团架空,踢出局了,留下的,都是一群战争狂热分子。

在越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文进勇看来,中国步兵已经20几年没有打仗了,整个陆军,几乎没有一个步兵战士有实战经验,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帅也老了;而越南军队,常年打仗,士兵个个都是实战经验丰富,加上他们又占地利,一旦打起来,解放军必败。

因此,在越北地区的布防上,越军将重兵投放在地势险要的越南高平省北部,此处是越南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的结合部,遍地都是海拔高度超过500米的石灰岩山丘,到处都是比人还高的灌木和蒿草丛。石山坡度普遍在80度以上,山与山之间多为深谷湿地,道路稀少。

山上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天然洞穴,不用刻意改造,很多洞穴就能容纳十几人乃至几十人不等的部队,而且攻防两用。再说了,在朝鲜战争中,穷得饭都吃不饱的志愿军曾用坑道战术跟武器先进的美英联军打了一个平手。越军从志愿军手中学到了坑道战术后,也让美军吃尽苦头,最终败走西贡。

当时越军的战斗力,一般一般,世界第三。虽然越南总兵力也就100来万,但不论是单兵素质,武器配置,还是指挥体系,都比解放军先进多了。

论单兵素质,越军士兵几乎都是接受过战争洗礼的;论武器配置,越军刚刚装备了从美军手上夺过来的美制武器,又有大量先进的苏式武器装备;在指挥体系方面,越军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拥有一群身经百战的苏军高级军官在战地出谋划策。越军这样的阵容,岂是解放军可以比拟的?

所以,越军将重兵投放在越南高平省北部,明摆着就是想着,等解放军在越北地区吃大败仗的时候,乘胜追击,拿下中国广西腹地。

越南高平省北部是越北地区战略突出部,距离中国广西腹地最近,又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战争嘛,不是儿戏,一旦打起来,不管谁占理,失败的一方都要承担战争的责任,依照惯例,不是割地就是赔款。说白了,枪炮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量具,射程是用来衡量真理大小的尺度;这是恒古不变的硬道理。

越南战争没结束之前,北越军队就开始频繁在中国边境进行各种武装挑衅;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后,越军频繁在中越边境地区制造流血事端,目的就是为了把积贫积弱已久的中国拖入这场战争。

从理论上看,解放军是没法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越军在交战中大获全胜是明摆着的事情,到时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南就可以名正言顺将中国广西、广东纳入自己的版图内。

从高度自信到绝望

自二战以来,中国解放军就是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于开拓创新的军队。武器装备差,解放军就靠谋略取胜;家底不如敌人,解放军就靠战术取胜。若是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军打出的一些经典战例来看,中国解放军,实际上是一个低调的步兵终结者。

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直言:千万不要和解放军在地面交手,这是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就从这一点,就能说明,中国解放军永远不是越军眼中那么差劲,相反,是越军没怎么出远门,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才敢把越南包装成“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在1975年初到1978年6月末这段时间里,尽管中国解放军连续实施大规模裁军运动,使得很多陆军师总兵力只有5000余人,而且大部分士兵平时不打仗,还要参加经济建设活动,表面上看,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严重下降,但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战争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非越南能比。

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大部分的陆军师虽然只是一些不满编的乙种师,但是,部队对现役军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部队把参加劳动当成强身健体的方式,将士们平时除了参加劳动,还要保持军事技能的训练。

特别是对于炮兵的训练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要求炮兵连里,不论是炮手还是观察员,不论是炊事员还是汽车兵,进了炮连,都要学会如何架炮,学会如何调整射击诸元,学会如何精准射击。

除了个人军事技能要过硬以外,部队还全面培养士兵的个人指挥能力,经过平时的军事演习、集体劳动等方式的锻炼,要求每一位老兵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带好新兵,让新兵迅速掌握岗位所需的军事技能。

对于这一点,越南当时的很多现役高级军官是心知肚明的,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时任中国广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的张万年将军,奉命赴越担任援越军事顾问的时候,其提出的“三步走”训练法和“夜训九字诀训练法”,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越军的战斗力。

使得那些了解张万年将军的越军现役军官对其又惧又恨,以至于中国还没有正式打响对越自卫还击战,驻守在越南禄平县一带的越军部队就打出了“打败127师,活捉张万年”的口号。

惧怕归惧怕,越军已经骑虎难下,为了不影响士气,那些越军现役高级军官并没有将真相告诉他们的越军士兵,所以,很多越军士兵乃至基层军官都非常盲目自信,坚信越军随时吊打解放军。

用炮当枪使的解放军

对越自卫还击战前,解放军东线兵团发现,盘踞在越南高平省北部的越军兵力约为2.5万人。为了保证能够一举歼灭这股越军,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将军一开始就投入了7个师约12万人的兵力,后来又增兵到11个师,约15万人马的规模。

在这15万人当中,除了参战的300辆坦克外,最亮眼的兵种就是参战的13个炮团,当时解放军一个标准炮团的兵力约为2500人,拥有各类口径火炮54门。这样算起来,解放军炮兵在高平战役中至少投入了1002门炮(702+300辆坦克),其中,不包括口径为40毫米的火箭筒。

而这13个炮兵团,是从其他部队中抽调过来参战的;参战的11个陆军师当中,每个师都配有一定数量的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使得钳击高平的解放军至少有2500件可称为“炮”的火器可用。因此,高平战役被称为“中东战争”后“冷战”结束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炮击战和坦克大战。

1979年2月17日早上6点左右,原广州军区42军125师在军区炮兵1师26团及机动集团一个坦克连的掩护下,从广西龙州县水口关出境,大军势如破竹,直接杀向越南高平省复和县,与兄弟部队一起围歼盘踞在越南高平市区一带的越军主力。

2月19日,125师主攻团375团在攻入越南复和县城后,受地形限制,部队前进的道路受阻。在复和县城通往高平市的越北3号公路上,有一座酷似马鞍的小型山脉,扼守着公路的一端。

据守在马鞍山阵地上的越南复和县独立营一个连和一些败退至此地的复和县公安军残部,越南高平省队561团1营残部,仗着阵地易守难攻,手中又有大量火炮,不断对攻入复合县城的解放军进行炮击。

配属给解放军125师的坦克部队在掩护步兵冲锋过程中,被越军反坦克火炮死死压制。125师调来122榴弹炮、火箭炮这些远程重炮,可是,越军躲在坑道阵地或者反斜面阵地上,坦克和重炮这些曲射炮火很难对其构成威胁。

步兵团装备的无后坐力炮、火箭筒这些装备虽然都是直瞄火器,因口径小、射程近,威力不足。为了尽快歼灭马鞍山阵地上的越军,解放军125师将全师的85加农炮,采用抵近目标直瞄射击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摧毁了越军设在复和县城马鞍山一带的火力点。

当解放军坦克部队趁机掩护步兵迂回到马鞍山越军后侧的时候,与马鞍山形成掎角之势的巴脱山阵地,有越军使用大名鼎鼎的苏制“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击毁了解放军一辆坦克。一时间,十几个火力点里面的越军分别动用高射炮、高射机枪、重机枪封锁道路。

解放军125师375团7连的步兵战士被困在山谷公路边的乱石堆里,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125师指挥部果断将全师所有的85加农炮调到距离越军火力点不足500米的地方,攻坚步兵也扛着82无后坐力炮,进入距离越军火力点不足300米的地方,在一阵阵炮声中,31个越军火力点被摧毁,这些越军死的死伤的伤,即便侥幸存活,也被封死在岩洞里。

375团拿下班占高地,正掩护大部队向高平市开拔时,位于班占高地右侧的几处无名高地上,突然冒出十几个越军火力点。部队再次受阻。

125师指挥部命令375团7连,带上直瞄火炮,消灭这些越军,保证大部队的行军安全。

7连以班为单位,每个班负责对应一个越军火力点。7连2排6班,为了尽快消灭敌人,甚至推着85加农炮到距离越军高地山脚只有70米,距离越军山顶阵地不足200米的地方。由于射击仰角太大,瞄准镜用不上,炮兵陈金华和谢武华采用炮管瞄准的方式,成功将越军火力点打掉。

为了增强各作战单位之间的协同效率,125师现场优化了指挥机制,将过去师长向团长、团长向营长,一路传达军令至班长,战士才开始执行的指挥程序,改为师长向团长、团长直接向连长下命令,连级军官直接到各班指挥部队的程序。

在这种新指挥程序下,炮长和炮火侦察兵之间可以快速沟通,连级干部也能及时掌握连队具体的作战任务,使得攻坚部队的作战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2月21日,7连在复和县城郊外端掉一处越军火力点时,副连长丁立军发现了越军一个指挥所,在派兵打扫战场过程中发现,坑道内有一名越军连级军官被击毙。

被击毙的越军军官身上有一本日记,经过翻译人员的翻译,这名被击毙的越军基层军官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解放军把大炮当枪使,经常在我军阵前200米不到的地方开炮,我军无力抵抗,不知哪天我就被炸上天了。

这个指挥被端,标志着整个复和县城的越军在绝望中全军覆没。解放军兵锋直指高平市。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