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尽新西兰:人口仅五百万,最偏远的发达国家,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在全球发达国家里,新西兰恐怕是地理位置最偏远、国际存在感最低的国家了。
新西兰坐落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本身就和世界核心区域相距甚远,再加上它身旁还有面积庞大的澳大利亚,这就使得新西兰在国际上的关注度被进一步削弱。
实际上,新西兰的自身条件相当优越。
尽管新西兰位置偏僻、作风低调,但它的先天条件十分出色,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世界一流行列。
以新西兰城市奥克兰为例。
新西兰的GDP总量约为2500亿美元,人均GDP更是高达4.8万美元,是公认的发达国家。
有趣的是,新西兰并不具备高科技产业,它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主要依靠的是农牧业产品。
新西兰的畜牧业发展程度极高,虽然国家面积不大,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羊毛、牛羊肉及乳制品出口国。
支撑新西兰经济的几大支柱产业具体如下:
1、乳制品产业。新西兰拥有优质的奶源,生产的乳制品品质上乘,国内不少商家都把“新西兰奶源”当作产品的核心卖点。
2、林业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堪称“得天独厚”,新西兰境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整个国家都被绿色植被所覆盖。
3、旅游业。新西兰境内山地众多,雄伟的高山与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著名电影《魔戒》的拍摄地就在新西兰,当年观看这部电影时,霍比特人村庄的美景让人印象深刻。
综合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新西兰能产出粮食、肉类和奶制品,而且自然环境优美,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很适合居住,人口数量也该不少吧?
但实际上,新西兰的总人口才刚超过五百万。要知道,新西兰的国土面积有27万平方公里,比英国还多出3万平方公里。
可英国的人口却有六千多万,差不多是新西兰的12倍。
说实话,英国的土地条件并不算优越,即便农业用地占国土总面积的七成,但其水热条件却很差。而新西兰的农业用地占比约为四成,虽然比英国低,但水热条件十分优越。
若将新西兰与英国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把新西兰和英国当作参照对象,依据英国的人口承载能力来推算,新西兰理想的人口数量应该在三千五百万左右。
从这样的推算结果来看,新西兰这片土地上只生活着五百万人,显然不太合理。那么,新西兰究竟存在哪些发展短板呢?
首要原因是新西兰远离“世界岛”,不具备人口大幅增长的地缘优势。
一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并非完全由自然环境决定。很多人只看到新西兰自然资源丰富,就主观认为它的人口应该很多。
但实际上,新西兰人口少与自然资源几乎没有关系。要是人口数量只由自然资源决定,那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为何没有实现人口大幅增长呢?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新西兰地理位置过于偏僻,距离“世界岛”太远。
这里所说的“世界岛”,指的是全球经济与政治的核心区域,包括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北美洲。
通过查看世界地图,大家就能清楚看到新西兰与世界核心城市区域的距离有多遥远。
别说欧亚大陆了,即便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也不只是简单的隔海相望。
在国际知名城市中,距离新西兰最近的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可即便如此,两地的实际距离仍超过2100公里。
新西兰被隔绝在世界中心之外,处于真正的偏远地带,很多时候都会让人觉得这个国家仿佛被孤立了。
决定一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因素,从来都不只有自然资源,还包括地缘位置、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
看看英国,国土面积比新西兰还小,自然条件也没好到哪里去,却拥有六千多万人口。主要原因就是英国紧邻欧洲大陆,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拥有巨大优势,能够支撑人口增长。
再看看日本,这个多山地丘陵、资源匮乏的岛国,甚至拥有一亿多人口。这也是因为日本地处东亚,具备全球人口增长的绝佳地缘条件。
举英国和日本这两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一点:地缘因素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极大。拥有地缘优势,就会带来政治和经济上的利好,人口自然就能增长起来。
而新西兰远离世界核心经济政治圈,显然不具备任何地缘优势。
除此之外,新西兰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也使得机械化耕种难以开展。
新西兰境内山地丘陵的占比约为75%,这个比例相当高。
这样的地形条件,用来饲养牛羊问题不大,但对于粮食种植来说却很不利。
以新西兰南岛的地形为例。
由于山地多、森林密,平原面积稀少,新西兰很难发展机械化农业。
同时,新西兰的气候也不利于农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雨热不同期。
像惠灵顿及南部海岸地区,虽然降水量不少,但日照时间短,而且常年刮风,即便种下庄稼,收成也不会好。
在新西兰,只有红薯、马铃薯这类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的主食作物,才能顺利种植。
至于大米、面粉等主流粮食,新西兰基本都依赖从国外进口。
只依靠畜牧业,没有发达的农业,就无法具备较高的人口承载能力,这也是新西兰人口一直难以增长的重要原因。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