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剑指阿拉伯半岛,哈马斯突然服软,中东棋局已变天
内塔尼亚胡剑指阿拉伯半岛,哈马斯突然服软,中东棋局已变天
当全世界的聚光灯还在阿拉斯加那片冰冷的土地上徘徊时,中东的牌桌上,有人却猛地掀了桌子。内塔尼亚胡,这位以色列政坛的不倒翁,似乎觉得时机恰到好处,趁着全球大国们无暇东顾,抛出了一番足以让整个阿拉伯世界彻夜难眠的狂言。
他站在记者会的话筒前,神情里没有半点玩笑,宣称自己肩负着为绝大多数犹太人构建“大以色列”的历史使命。这话的分量,比向加沙投下的任何一枚炸弹都要重。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摊牌。吞并加沙,在他描绘的宏大蓝图中,仅仅是个序曲,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瞬间激起千层浪。约旦河对岸的安曼,怒火中烧,外交部的声明用上了“严重侵犯主权”这样的字眼。利雅得的媒体更是毫不客气,直斥这是痴人说梦,是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幻想小说。
可这真的是幻想吗?只要翻开犹太复国主义那本厚厚的历史书,找到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的章节,你就会发现,内塔尼亚胡不过是在念诵一份尘封已久的剧本。
那个被称为“大以色列”的构想,其野心之大,足以让任何一个地图绘制员感到头晕目眩。它的南疆要抵到尼罗河的东岸,北境则要触摸到幼发拉底河的西边。向东望去,连今天沙特阿拉伯北部的大片油田和沙漠,都被圈进了未来的版图。
这个计划若是付诸实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这些国家将从地图上被彻底抹去。埃及、沙特、伊拉克这些地区大国,则会被拦腰斩断,失去最富庶的半壁江山。
更要命的是,苏伊士运河、红海航道,这些全球经济的生命线,都将被一只手牢牢扼住。这已经不是地缘政治的调整,而是要将整个中東棋盤砸碎了重来。
所以,阿拉伯国家仅仅是口头谴责几句,已经算是极度克制了。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内塔尼亚胡不光是说,他更是在一步一步地做。
就在几天前,他才刚刚推动了“全面占领加沙”计划的通过。为了让这片土地“干净”,他甚至都替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找好了“新家”——遥远的非洲国家南苏丹。以色列的代表团,据说已经在和包括南苏丹在内的几个国家,商讨接收难民的细节了。这听起来像不像是在安排一场不动声色的“大迁徙”?
就在以色列步步紧逼,咄咄逼人之际,牌桌的另一边,哈马斯却露出了疲态。在开罗的谈判桌上,哈马斯代表团出人意料地松了口,递上了一份新的停火条件。他们说,只要以色列军队先撤到指定区域,哈马斯就愿意从加沙撤出所有武装力量。
这在过去的多轮谈判中,是极其罕见的让步。但这个信号释放得太晚了,也太无力了。在以色列碾压式的军事机器面前,哈马斯的妥协就像是螳臂当车,已经无法改变加沙被彻底控制的命运。
一旦失去加沙这块最后的根据地,哈马斯在整个巴勒斯坦的政治版图中,将迅速被边缘化,从一个举足轻重的棋手,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
冲突打到今天,真正的主角已经悄然转换。接下来,要直面以色列锋芒的,不再是哈马斯这支孤军,而是整个阿拉伯国家联盟。
内塔尼亚胡的“大以色列”计划,听起来疯狂,但以色列国防军自去年十月以来的凌厉攻势,却在客观上为这个疯狂的计划铺平了道路。哈马斯的高层与基层组织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黎巴嫩的真主党也被以色列的炮火压制得喘不过气,面临着被解除武装的巨大风险。
至于叙利亚和伊朗,更是自顾不暇,国内的麻烦事一箩筐,早已没有余力再为巴勒斯坦强出头。放眼望去,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已经形成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等哈马斯这最后一个障碍被清除,一个全新的中东格局就会浮出水面:以色列将与整个阿拉伯世界直接对峙,中间再无任何缓冲。到那时再回头看内塔尼亚胡今天的这番狂言,恐怕就没人再笑得出来了,因为阿拉伯世界已经失去了先手。
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有以色列的蛮横扩张,但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的绥靖与纵容,又何尝不是推手?中东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
教派文化的分歧,让阿拉伯世界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恩怨,比共同的外部威胁更让他们耿耿于怀。
外部势力的干预,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美国和欧洲的安全保护伞,让一些国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症,尤其是沙特。他们习惯了在华盛顿的庇护下过安稳日子,却忘了这份安稳是有代价的。以色列的扩张,恰恰击碎了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幻想。
无论利雅得的王爷们再怎么想回避,他们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身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已经消失了。他们以为的隔岸观火,火势却早已蔓延到了自家门口。
以色列的强硬姿态,也让那些曾经积极推动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国家,比如阿联酋和巴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所谓的《亚伯拉罕协议》,在加沙的废墟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和讽刺。
内塔尼亚胡的背后,更有以色列国内极右翼势力的狂热推动。像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贝扎雷尔·斯莫特里奇这样的人物,他们才是“大以色列”计划最忠实的信徒,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不断蚕食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将犹太人定居点楔入约旦河西岸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皮球被狠狠地踢到了阿拉伯世界一边。他们是继续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战,出工不出力,坐视以色列一步步将蓝图变为现实?还是能够幡然醒悟,放下内部的猜忌与隔阂,建立起一道真正坚固的统一战线?
历史的十字路口已经出现,留给他们犹豫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那个曾经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大以色列”战略,在一个四分五裂、矛盾重重的中东面前,或许,真的离现实不远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刻在地图上,写在炮火中的冰冷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