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美国退让,中国出手收拾加拿大:“得罪中国代价惨重”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美国退让,中国出手收拾加拿大:“得罪中国代价惨重”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2025年8月12日,特朗普在最后期限前签署了文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缓冲期再延长90天。 这份协议意味着美国暂时收回了挥舞的关税大棒,而中国提出的“在世贸框架下建立公平贸易规则”成为双方博弈的最终落脚点。 签字笔放下时,特朗普对着镜头挤出一个笑容,但谁都看得出那份“体面认输”的勉强——毕竟几个月前,他还扬言要用高关税逼中国低头。

美国突然的退让不是没有原因。 中国手里握着一张关键王牌:稀土。 过去几个月,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精准管制,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要知道,美国8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供应,一架F-35战机就需要400公斤稀土材料。 五角大楼曾私下评估,他们的库存只够维持三个月生产,重建完整供应链至少要五年。 当中国暗示可能彻底断供民用稀土时,美国车企慌了——特斯拉测试无稀土电机导致Model 3续航暴跌12%的案例,成了行业警示灯。 特朗普再强硬,也不敢拿国家工业根基冒险。

就在美国低头当天,中国商务部突然连发三份公告,目标直指加拿大。 第一份宣布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启动反倾销调查;第二份认定加拿大卤化丁基橡胶存在倾销,征收26.2%-40.5%的保证金;第三份则挥出最重一拳: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保证金,涉及金额高达34.7亿美元。 这三记重拳砸得加拿大农业界一片哀嚎。 要知道,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占其出口总量一半以上。 消息一出,加拿大农场主手里的油菜籽价格每吨暴跌1加元,有人单日就亏掉20万加元。

加拿大落到这步田地,纯属自作自受。 两个月前,当美国突然对加拿大钢铝加征50%关税时,加拿大总理卡尼的选择令人瞠目:不是据理力争,而是转身对中国捅刀。 2025年7月17日,他宣布对中国钢材加征25%关税,还削减50%进口配额,声称要“防止中国倾销”。 更早的6月27日,加拿大还以荒谬的“国家安全”为由,突然勒令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 这些操作背后的算盘很明显:用打压中国当“投名状”,换取特朗普对加拿大网开一面。

但卡尼的算盘全打错了。 特朗普非但没有减免关税,反而在7月变本加厉,对加拿大石油加征35%惩罚性关税。 而中国的反击更是快准狠——在加拿大宣布钢铁关税后不到24小时,中国就重启了澳大利亚油菜籽进口,把原本属于加拿大的数十亿订单直接转交给澳洲农场主。 这种精准打击让加拿大瞬间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讽刺的是,当加拿大疯狂讨好美国时,中国其实给过它机会。 在美国对加拿大石油加征关税后,中方曾大量采购加石油,帮其缓解压力。 但加拿大将此视为软弱,反而变本加厉挑衅。 甚至在中方发起反制后,卡尼政府还在2025年10月悍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全球最高关税,比欧盟的36.3%还狠,连件“合理外衣”都懒得穿。 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连加拿大媒体都看不下去,直言“消费者没有责任补贴美国车企利润”。

如今加拿大的困境完全是咎由自取。 油菜籽产业养活着加拿大20万农业人口,中国这三项反制对其经济的打击,远超钢铁和汽车业损失的总和。 政府紧急推出的1亿加元补贴,在10亿加元实际损失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更严峻的是外交孤立:美国威胁要“吞并加拿大”,中国则关闭了对话窗口。 卡尼政府被国内痛批“比特鲁多时期还无能”,反对党直接嘲讽:“中方的宽容不珍惜,挨打了才叫疼? ”

中国的反制始终遵循着清晰逻辑。 每一项措施都依据《对外贸易法》第七条发起,针对的是加拿大违反世贸规则的行为。 比如对油菜籽征收保证金,是基于确凿数据:2021-2023年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量暴增170%,低价倾销导致中国种植户连续三年亏损。 中方在WTO提起的诉讼也证据充分,直指加拿大对中国电动车、钢铝的歧视性关税。 正如中国驻加大使王镝所说:“球在加拿大一边。 若加方取消歧视性关税,中方反制自然调整。 ”

当特朗普在关税协议上签字时,加拿大被独自留在关税战的寒风中发抖。 这个曾幻想靠“站队”捞好处的国家,此刻正吞下战略误判的苦果:既高估了美国的诚信,又低估了中国反制的决心。 而世界其他角落正在发生的变化更让加拿大难堪——中非贸易额突破2821亿美元,东南亚承接了纺织产业链,澳大利亚农民开心地接手了加拿大失去的油菜籽订单。 当别人都在务实合作时,只有加拿大还在为讨好美国而自断生路。

历史一次次证明:拿中国利益当筹码的国家,终将付出代价。 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跟风者,只要损害中国核心利益,都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