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别把卜卦当游戏,易经的智慧警示:带着这几种念头问卜,易生变数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别把卜卦当游戏,易经的智慧警示:带着这几种念头问卜,易生变数

免责声明:易经八卦的变化万千,犹如股市的K线图,看似有规律,实则充满变数。本文对卦象的解读,仅为一种可能的视角,切勿过度解读,以免陷入‘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的循环。

为何同样是占卜问事,有的人能得到清晰的指引,拨云见日,而有的人却如坠五里雾中,卦象纷乱,越算越迷茫?是卜卦之术不灵,还是解卦之人学艺不精?

其实,许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铜钱或蓍草,也不在卦辞爻变得玄妙,而在于问卜者自身。所谓心诚则灵,这诚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宇宙法则与生命信息学的智慧。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占卜体系,无论是大衍筮法,还是后世演化的六爻、梅花易数,其本质都是一种基于天人感应的信息捕捉技术。

当一个人心念纯净、事由真切之时,通过特定的仪式(如摇卦),其意念便能与宇宙间的宏大信息场产生共振,从而在卦象上呈现出与所问之事相应的时与位,这便是吉凶生乎动的道理。

然而,这种感应并非毫无条件的。古圣先贤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诸多戒律,告诫后人,在某些状态与情况下,起卦问卜非但不能洞悉天机,反而可能引动不佳的气场,甚至招致信息场的反噬。

今天,我们便来深入探讨一下,那些被历代易学大家视为禁忌的问卜情形。

一、心存试探,意在戏谑,此为大不敬,卦必不验

在所有问卜的禁忌中,此条为首。有些人对玄学半信半疑,或是出于好奇,或是想考一考卜者的水平,便随意编造一件事来占问,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你能算出什么花样来。这种心态,在易学中被称为渎,即轻慢、亵渎之意。

《易经·蒙卦》的《彖》辞明确指出: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意思是,第一次诚心占问,神明会给予启示;如果反复占问,便是对神明的不敬,神明就不会再告知了。

这种不告,并非是冥冥之中真有神明在动怒,而是从信息学的角度完全可以解释。占卜的本质是意念的高度集中,将特定问题的能量聚焦,从而与宇宙信息场同频。而试探、戏谑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涣散与杂乱。

你的意识表层在问东,潜意识里却在想西,充满了怀疑、挑战与不确定性。这种混乱的输入信号,自然无法得到清晰的输出结果。

我曾遇过一位商界朋友,事业颇为成功,但对传统文化总抱着一丝优越的怀疑。一次小聚,他笑言要考我,随手拿起桌上一支笔,扣在掌心问我:大师,你算算这支笔是何来历?我见他眼神中满是戏谑,便婉言谢绝,告诉他:卜筮之道,非戏言也。君心不诚,卦象必乱,纵起万遍,亦是枉然。

他当时不以为然,后来在一次重要的投资决策前,他找了数位高人占卜,得到的结果五花八门,令他更加举棋不定,最终因犹豫错失良机,损失惨重。事后他才感叹,当初若能以敬畏之心求一卦,或许结果便大不相同。

古人占卜前,往往要沐浴更衣,静心焚香,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的氛围,其目的就是要收摄心神,涤除杂念,让自己的接收器调整到最佳状态。倘若心怀戏谑,就如同用一台充满杂音的收音机去收听一个微弱的电台,听到的只能是沙沙的噪音。因此,问卜第一要义,便是诚,信则问,不信则不问,切莫以试探之心,行窥天之事。

二、一事多占,反复卜问,此为心不定,卦必杂乱

这是初学者和心绪不宁者最常犯的错误。因为某件烦心事,今天求得一卦,觉得结果不甚理想,或者卦象看不太懂,心里不踏实。于是到了第二天,换个时间,或者换个地方,甚至换一种占卜方法,就同一件事再占一问,希望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这种行为,在古籍《增删卜易》中,被野鹤老人严厉批评,称之为自乱心志,神鬼好笑。

为何一事不二占?从易理上讲,起心动念的第一时,是所问之事信息场能量最足、最纯粹的时刻。此时摇出的卦,是宇宙对你当下状态的最直接反馈,如同快门按下的第一张照片,清晰地捕捉了事物的原始面貌。这第一卦所包含的信息,往往已经涵盖了此事的起因、过程、现状、未来演变以及应对方略。

当你因为不满意、不理解或不相信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占卜时,你的起心动念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想知道这件事会如何,而是掺杂了强烈的希望它如何如何的个人主观情绪,比如焦虑、恐惧、侥幸、期待。这些强烈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干扰能量,它会严重扭曲你与信息场的连接。后续的卦象,反映的更多是你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混乱,而非事件本身的客观趋势。

打个比方,你向一位智者请教一个问题,他给了你一个答案。你听了之后,不满意,第二天又跑去问同一个问题。智者可能会觉得你没有领会他的意思,于是换了个角度解释。你还是不满意,第三天又去问。此时,智者可能已经懒得理你,或者干脆说一些让你死心的话。六爻占卜也是如此,第一卦是天机,之后的卦象则是你与自己心魔的对话。

我曾指导过一个学生,她为了一段感情纠葛,在三天之内用六爻、塔罗牌、灵摆问了七八次。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能成,有的说必分,有的说有第三者,有的说只是误会。她拿着一堆相互矛盾的结果来找我,几乎精神崩溃。我告诉她,现在已经不必看任何卦了,因为所有的卦都指向了一个核心——她的内心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当务之急,不是再去问卜,而是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接受什么。

占卜是用来辅助决策的,而不是替代思考和勇气的。对于已经得到的第一卦,哪怕看不懂,也应静心存之,待日后事实验证,或请高明之人解读,切不可因心浮气躁而反复渎问。

三、事涉阴邪,动机不轨,此为逆天道,卦必引祸

《易传·系辞》有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学之道,核心是顺应宇宙大道,教人履正而行,以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境界。因此,用如此神圣的工具去卜问如何害人、如何违法乱纪、如何损人利己等阴邪之事,本身就是对易道精神的最大背叛。

古人云:君子问灾不问福。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占卜,更多是关心自己是否有潜在的灾祸以便及时规避,而不是总想着如何获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占卜的根本目的是趋吉避凶,这个吉,是正道之吉,是符合道义的福泽;这个凶,是悖逆天理的灾祸。如果你卜问的动机本身就是造凶,那么你所引动的,必然是宇宙能量场中负面、黑暗的力量。

比如,有人问:我如何才能让竞争对手的公司破产?或者问:我如何设计一个圈套,让某人身败名裂?甚至问一些更违背人伦道德的邪事。这种问题一出,即便摇出了卦象,其所显示的吉,也必然是通往深渊的诱饵;其所显示的凶,则是近在眼前的警钟。

从六爻卦理来看,代表灾祸、官非、小人的官鬼爻,在正常的占卜中,我们希望它安静、休囚、被克制。但当你心怀恶念去占卜时,你的意念会主动去生旺这个官鬼爻。卦象上可能会显示出一些可行的路径,但这些路径的尽头,往往是官鬼爻所象征的官司牢狱、疾病灾殃、名誉扫地等恶果。你以为你在利用规则,其实是规则在引你入瓮。

这就好比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在侠客手中可以除暴安良,在匪徒手中则只能徒增血腥。易学正是这样一把宝刀,它揭示的是宇宙运行的规律,你顺应规律去行善,便能得到规律的庇护;你妄图利用规律去作恶,最终也必将被规律所反噬。

因此,任何心怀不轨的占问,都是在玩火自焚。真正的易学大家,遇到此类问卜者,通常会严词拒绝,并劝其改过向善,因为他们深知,泄露此等天机,非但不能帮人,反而会成为作恶的帮凶,于人于己,皆损阴德。

四、无事起卦,漫无目的,此为耗心神,卦必无根

不动不占是易学占卜的一条铁律。所谓动,指的是你的生活中出现了具体的、让你感到困惑或需要做出选择的事端。这件事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涟漪,此时的占卜,就是为了看清这涟漪将如何扩散。如果你只是因为无聊,或者想看看今天运气如何,这种漫无目的的占卜,就如同对着一潭死水扔石子,什么也看不出来。

这种无事起卦,在中医理论中,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神的空耗。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每一次诚心的占卜,都需要调动大量的精神能量去进行信息连接。如果只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或者纯粹是打发时间而起卦,就如同频繁地启动一台精密的仪器,却不给它任何实质性的任务,久而久之,只会磨损仪器的灵敏度和寿命。

从信息场的角度看,没有具体所指的占卜,其发出的问题信号是模糊而微弱的。宇宙信息场如同一座浩瀚的图书馆,你必须告诉图书管理员你具体想找哪一本书(哪个问题),他才能帮你检索。如果你只是走进去说:随便给我点什么吧。那你得到的信息也必然是随机而无用的。

很多人把占卜当成一种日常消遣,早上起来算一卦今天顺不顺,出门前算一卦会不会堵车,吃饭前算一卦这顿饭好不好吃。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占卜的严肃性荡然无存,更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决策外包的惰性之中,失去了对生活的自主判断和掌控能力。

野鹤老人就曾告诫,占卜之事,必须是心有所疑,事有所虑,方可为之。那些真正关乎人生走向、事业抉择、安危祸福的大事,才值得我们动用这通天之术。比如,求职时面对两个机会不知如何选择;投资一个项目,对其前景感到迷茫;家人久病不愈,想问卜吉凶以安其心。这些都是有根的占卜,其卦象信息也必然扎实、可靠。

所以,请珍惜你的每一次问卜机会,不要让它廉价化、娱乐化。把这股宝贵的精神能量,用在真正需要指引的刀刃上。平时多修心养性,增强自己的直觉与智慧,很多日常小事,凭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就足以应对,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明的趋吉避凶。

五、神志昏沉,身心不净,此为气场浊,卦必失真

占卜是一个极其精微的过程,它要求问卜者身心处于一个相对洁净与清明的状态。这里的洁净,不仅指身体的清洁,更指心境的安宁与意识的清晰。如果在醉酒、过度疲劳、情绪极度激动(大喜大悲)、精神恍惚或身患重病导致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进行占卜,其结果是高度不可信的。

道家讲清静无为,佛家讲戒定慧,都强调一个静字。只有在心如止水的状态下,智慧才能显现。占卜同样如此,一个昏沉、混乱的大脑,无法发出清晰的意念指令。这就像一台电脑中了病毒,运行速度缓慢,指令错乱,你用它来处理复杂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醉酒之人,其大脑被酒精麻痹,思维逻辑混乱,情绪也容易失控,此时的念是散乱的、被污染的。其发出的信息波,充满了杂讯,反馈回来的卦象自然也难以解读,甚至会出现许多自相矛盾的爻变。我曾见过有人酒后与人争执,借着酒劲起卦问输赢,结果卦象显示世爻与应爻乱动相克,官鬼与兄弟爻齐发,一派混战之象。这卦象并非预示了事件的结局,而恰恰是他当时内心混乱、好斗状态的真实写照。

同样,在极度悲伤或愤怒时,整个人的气场都被负面情绪所笼罩。此时去占卜,卦象往往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强烈染色,呈现出非常凶险的景象。但这并不代表事情本身就那么糟糕,而是你的滤镜出了问题。你需要做的,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待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客观地审视问题。

古人要求占卜前斋戒,其深意就在于此。通过几日清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减少外界干扰,让身体的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心神回归到一种宁静、敏锐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起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纯净与准确。因此,当你感觉自己身心俱疲、思绪万千时,不妨先睡个好觉,或者通过静坐、散步等方式让心静下来。记住,一个清明的头脑,本身就是最好的占卜工具。

六、情色淫邪,违背伦常,此为自招秽,卦必应凶

这一点与第三条动机不轨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人伦情感领域。易学之道,根植于中华文化深厚的伦理根基,讲究乾坤正位,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一切违背正常伦理道德的情感纠葛,如卜问婚外恋情能否长久、如何破坏他人家庭、如何发展不正当关系等,都属于问秽的范畴。

这类问题,其本质是贪、嗔、痴三毒在情感上的体现,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业力牵引和负能量场。用占卜去探问,无异于主动去搅动这潭污浊的池水,非但不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反而会让自己与这些污秽之气产生更深的纠缠。

从卦理上分析,占问感情,通常以妻财爻代表女性或妻子,官鬼爻代表男性或丈夫。在一个正常的婚姻卦中,我们希望看到财官两爻相生相合,安分守己。而卜问婚外情,其卦象往往会出现财爻或官爻多现、或与其他爻暗合、或发动克伤代表原配的爻。这种卦象本身就是一种关系错乱的显示。

即便卦中显示出短暂的吉象,比如代表第三者的爻与代表自己的世爻相生相合,也绝非真正的佳兆。这种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比如代表名誉的父母爻受克,预示着事情败露后身败名裂;或者兄弟爻发动劫财,意味着最终人财两空。因为违背伦理的行为,其根基就是不稳的,如同沙上建塔,无论看起来多么华丽,最终都难免倾覆之灾。

一位真正的易者,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其责任不是去判断这段孽缘的成败,而是要点明其违背伦常的本质,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种种恶果,劝导问卜者回归正途,斩断情丝,以免陷入更深的泥潭。易学是用来扶正的,而不是用来助邪的。用它来为自己的欲望和贪念寻找借口和路径,最终只会让卦象成为印证自己走向不幸的谶言。

七、结局已定,妄图挽回,此为逆势行,卦必徒劳

世间万事,有定数与变数之分。占卜,主要是在变数的范围内,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径。但对于一些已经尘埃落定、成为定数的事情,再进行占卜,就失去了意义。

比如,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经公布,你被某所大学录取,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此时你再占卜我能否被另一所更好的大学录取,这就是一种妄念,卦象也无法给你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再比如,法院的终审判决已经下达,你却占卜能否改变判决结果,这同样是徒劳的。

易学教我们顺势而为,这个势,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趋势,也包括已经形成的既定事实。接受定数,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对于已经发生且不可逆转的结果,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占卜如何推翻它,而是应该占卜在当前这个既定的前提下,我下一步该如何走,才能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

前者是与现实的对抗,是能量的内耗;后者是与现实的和解,是智慧的开启。比如,被不理想的大学录取了,你可以占卜我在这所大学里,是应该专注于本专业,还是应该发展其他兴趣,哪个对我未来的事业更有利?这才是具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问卜。

当一个人沉浸在对既成事实的悔恨与不甘中时,他的整个能量场是封闭和向内的,充满了负面的过去时信息。此时的占卜,很难连接到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时信息场。卦象可能会反映出他的不甘与痛苦,比如出现伏吟、反吟等卦,代表事情的停滞、反复和折磨,但这只是对他心态的描述,而非提供了解决方案。

所以,智者畏因,凡人畏果。在事情发生前,我们可以通过占卜来谨慎选择;在事情发生后,我们就应当勇敢承担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未来。切莫将宝贵的问卜机会,浪费在对过去的徒劳挽回上。认清现实,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这本身就是《易经》变易思想的最高体现。

《易经》的智慧,博大精深,卜筮之道,只是其应用的一个分支。它并非宿命论的工具,更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它如同一位沉默而智慧的长者,在你人生的十字路口,为你点亮一盏灯,照见前方的不同路径,以及每条路可能遇到的风景与坎坷。但最终选择走哪条路,如何走,主动权永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善易者不卜,这句话的真意,并非是说精通易经的人就不再占卜了,而是说,当一个人真正通晓了宇宙变化的规律,懂得了顺时而动、积善成德、修心养性的重要性,他的一言一行、一念一动,自然都合于道,时时皆在吉中,处处皆是坦途,也就不再需要频繁地借助外在的工具来探问吉凶了。

因此,与其执着于卜问,不如致力于修行。修一颗诚敬之心,对天地万物常怀敬畏;修一颗清净之心,不为外物所扰,不为情绪所困;修一颗善良之心,与人为善,广结善缘。

当你自己活成了一道光,又何惧前路的黑暗呢?愿我们都能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走出一条光明、坦荡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