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美国航母跳票!3号4号舰延迟交付,海军战力或受影响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美国航母跳票!3号4号舰延迟交付,海军战力或受影响

美国的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这些曾经引领全球海军技术的钢铁巨兽,眼下却在“延期”的怪圈里无法自拔。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美国海军是个明星组合,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两艘航母,正好是那个“即将登场”但始终没有出场的“主唱”。本来,大家期待这两艘新船会成为重型登陆任务的“新宠儿”,结果它们的交付时间像赶不上高峰期的公交车,一推再推:布干维尔号从2025年推迟到2026年,费卢杰号更是一拖就拖到了2030年。你看,原计划是要靠它们撑起海军的未来,结果,现在看来,它们只是拖延了航母的“接班”。

你说,这事是不是有点不对劲?曾几何时,海上霸主的象征就是那些堆叠着战斗机的庞然大物。可如今,这些“金刚战舰”却在交付时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滑铁卢。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明明是美国海军最想要的重型两栖攻击舰,它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那“掀起战斗风暴”的坞舱设计。但,似乎一切都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么顺利。新一代的设计本应弥补早期舰艇的不足,具备更强的登陆能力,可是从建造到舾装、从设计到制造,这些舰艇的进度仿佛一场大规模的“技术梦游”,一直无法按时交付。哦,别忘了,美国海军可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亏”。那些年老旧的“黄蜂级”舰艇早就到达了极限,它们被迫承担着本该由新舰接班的重担,但这不禁让人感叹:时间,真是个可怕的敌人。

再说说那些“老将”,黄蜂级的航母舰队如今可谓是“老当益壮”,不过真要说“强者已老”,也绝不夸张。黄蜂级舰艇最早1990年就开始服役,离退役的时间表越来越近,几乎成了海上“活化石”。从2020年理查德号因大火提前退役,到其他舰艇的频频损伤,这些舰艇问题不断,仿佛“沙漏里的沙子”,一颗颗地滑过。舰艇老化,维修和保养的成本不断增加,而美国海军又无可奈何地在新舰交付延期的情况下,只能“拖延战术”继续依赖这些“老革命”。直到2026年,甚至2030年,新舰如同“海上新星”一样迟迟无法接班。

布干维尔号的延迟,虽说“理所当然”有些许金融危机的背景,但根本原因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海军的预算已经告急,而造船技术的难题逐步暴露——本该顺利推进的舰艇,却总在进度表上“踢皮球”。如果你从2017年开始算,这艘舰艇就一路遭遇延误,2019年才下水,直到现在,交付时间又再次延期。说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建造时间表的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海军在设计、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多重挑战。

而费卢杰号的处境似乎更加复杂。它甚至被拖延到了2030年。这艘新航母原定于2029年服役,但在疫情的阴影下、技术积压的影响下,它的制造速度显然无法跟上原定的进度。你会发现,这种反复无常的“时间表拖延”,背后映射的正是美国海军应对未来作战需求时的深层焦虑。即便如此,海军陆战队的要求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要知道,登陆任务的核心不是将一些小玩意儿送到敌方海岸,而是要快速、精确地投送重型装备,尤其是火炮、坦克等必要的重装部队。可问题来了,尽管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增加了坞舱设计,但它们依旧没有达到海军陆战队对于“机动火力”的理想要求。你知道海玛斯火箭炮吗?这可是美国对抗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法宝之一,而这些重型装备的投送,却因为舰艇的“短板”成了不小的难题。

就这样,黄蜂级的老化和新舰交付的延误,让美国海军陷入了两栖战力的“困境”。虽说美国海军的舰队规模依旧庞大,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但这种“技术进步”的短暂停滞,也意味着它们的战力将面临迟缓的挑战。再看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根本无法支撑海军短期内解决这些延迟问题。曾几何时,航母是美国的“硬通货”,而如今,它们却成了推迟的代名词。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推迟交付’的问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你要知道,这不只是时间上的拖延,而是整个海军战略方向上的“错位”。美国海军如今看似依旧掌控着全球海洋霸主地位,但实际上,它们在未来的军事布局中,已然面临了更多的压力。是时候改变方向了吗?如果这两艘新舰在未来两年内无法交付,海军的战略重心恐怕就得做出“临时”的调整,或者是加速新舰的建造进程,或者——加强现役舰艇的延寿工作,继续依赖黄蜂级来充当主力。

更直接地说,这场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跳票”,揭示了美国海军在“霸主地位”背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舰艇的老化和推迟交付,是否意味着美国海军霸主地位的“后继无力”?或许这个问题,也许只能等时间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