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抗美援朝前夕,金日成仅剩4个师团,一份绝望电报改变东北亚命运
辉达娱乐介绍
辉达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抗美援朝前夕,金日成仅剩4个师团,一份绝望电报改变东北亚命运

1950年10月21日凌晨三点,克里姆林宫的灯光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刺眼。

斯大林盯着手里那份电报,烟灰缸里的烟头已经堆成了小山。

这份来自平壤的加密电报只有短短几行字,却让这位钢铁领袖的手微微发抖。

金日成在电报里说得直白:美军已经打到鸭绿江边,朝鲜人民军就剩下四个师团的残兵败将,要是再没援军,一个礼拜后朝鲜就得改姓"美"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斯大林把电报往桌上一拍,心里直犯嘀咕: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苏联刚造出原子弹没几天,正打算闷声发大财搞建设,结果朝鲜这边就要崩盘。要是让美国大兵在鸭绿江边安营扎寨,那跟在自己家门口摆个火药桶有啥区别?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仁川登陆那会儿局势就不妙了。麦克阿瑟这老小子玩了一手漂亮的"掏心窝",直接把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给掐断了。前线的苏联军事顾问急得直跳脚,发回来的战报上写着:有的部队一个师打得就剩一个连,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零下二十度还穿着单衣打仗。最要命的是美国人的飞机,跟下饺子似的往阵地上扔炸弹,朝鲜人民军连头都抬不起来。

10月19日那天,更糟心的事来了。韩国军队一个侦察班居然偷偷摸摸过了鸭绿江,这不等于是往中国脸上甩耳光吗?北京那边立马就炸锅了,外交部连夜把苏联大使叫去喝茶。斯大林心里明镜似的:这事儿要是不摆平,搞不好明天美国大炮就能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城楼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毛泽东来了封电报。这封电报写得那叫一个讲究,字里行间都是学问。大意是说中国可以组织"志愿军"去帮忙,还特意强调这是"民间行为",跟政府没关系。斯大林一看就乐了:老毛这招高啊!既当了活雷锋,又不用跟美国明着干仗。不过转念一想又犯愁:就凭中国那几条破枪,能扛得住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

思来想去,斯大林一拍大腿:空军!苏联出飞机给志愿军当保镖,再送点家伙事儿。10月22日晚上,这份改变历史的电报就从莫斯科发出去了。平壤和北京几乎是同时收到的,金日成看到电报差点没哭出来,连夜把剩下的部队往北边撤。毛泽东那边更利索,三天后的深更半夜,第一批志愿军就悄没声地跨过了鸭绿江。

这些志愿军可都是硬骨头。刚打完解放战争的老兵,虽说装备寒碜了点,可打仗的本事一点不含糊。苏联顾问早就在江边候着了,地图、电台、情报要啥给啥。有个叫王栓柱的老兵后来回忆说:"那晚上冷得邪乎,江面都结冰碴子了。苏联老大哥给的棉袄挺暖和,就是帽子大了点,风一吹直往眼睛里灌。"

麦克阿瑟那边还做着春秋大梦呢。这老兄在东京的司令部里喝着咖啡吹牛皮,说什么"中国军队就是群扛锄头的农民",放话要让美国大兵回家过圣诞节。结果11月1日云山战役一打响,美军第八骑兵团直接被打懵了。志愿军白天猫着不动,专挑月黑风高夜搞偷袭。美国大兵的坦克在盘山路上转不过弯,成了活靶子。更绝的是苏联空军,米格战机神出鬼没,把美国飞行员气得直骂街。

到了11月底的长津湖战役,场面就更惨烈了。零下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冻得耳朵都能掉下来。有个连队冲锋前129号人,打完仗就剩6个能站着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也好不到哪去,圣诞歌还在吉普车上放着呢,大兵们已经哭爹喊娘地想回家了。后来美国兵管这叫"冰原噩梦",提起长津湖就腿肚子转筋。

仗打到这个份上,麦克阿瑟的圣诞计划彻底泡汤。华盛顿那边也傻眼了,原本想着速战速决,结果一脚踢在铁板上。杜鲁门总统天天开会研究,军方的鹰派嚷嚷要轰炸中国本土,国务院的鸽派吓得直冒冷汗——这要是一个不小心,第三次世界大战可就真打起来了。

斯大林在莫斯科也没闲着,每天盯着前线送来的战报研究。当他看到长津湖的战况通报时,突然想起两个月前那封要命的电报。要是当时他心一横把电报扔火炉里,现在会是什么光景?美军在鸭绿江边修永久工事?苏联远东军区天天枕戈待旦?中国东北的工厂成了美国轰炸机的活靶子?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一封电报、一个决定,就能让整个世界换个模样。朝鲜战争打了三年,最后在三八线上停了火。中国这一仗打出了威风,苏联保住了远东防线,美国也学乖了——东方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可不是好惹的。至于那封改变历史的电报,现在还在俄罗斯的档案馆里躺着呢,纸已经发黄了,可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