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毛主席收到一封怪信:曾拥兵自重的军阀,如今想当个光杆司令
辉达娱乐介绍
辉达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毛主席收到一封怪信:曾拥兵自重的军阀,如今想当个光杆司令

毛主席收到一封怪信:曾拥兵自重的军阀,如今想当个光杆司令

1945年的延安,窑洞的灯火摇曳,空气里都是大战将定未定时的那种紧张和期待。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封信被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信里的内容,让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

信写得很光棍,甚至有点挑衅的味道:“我现在是个光杆司令,要兵没兵,要枪没枪,不知道你们延安还要不要?”

写信的人叫王劲哉,一个前国民党中将师长,一个在抗日战场上让日本人头疼、让重庆也头疼的狠角色。

这老哥可不是什么善茬。陕西渭南人,穷苦出身,从小就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混过社会,练过拳脚,后来进了杨虎城的西北军,从最底层的小兵,硬是靠着一股狠劲杀出了一条路。

在西北军那个大染缸里,他对蒋介石那套中央集权的玩法,打心眼儿里就看不上。西安事变那会儿,张学良和杨虎城还在犹豫怎么处置老蒋,王劲哉的态度特别明确,在军官会议上蹦起来喊:“留着他干啥?直接解决了,省得夜长梦多!”

就这一嗓子,算是把自个儿后半生的基调给定下来了。

后来杨虎城失势,西北军树倒猢狲散。王劲哉手里攥着一个师,成了没娘的孩子。蒋介石那边呢,对他这种刺头是又想用又怕他。

老蒋的算盘打得精,把他调到汤恩伯的部队里,明升暗降,给了个副军长的虚衔,却把他手底下最能打的那个旅给划拉走了。

换别人可能就忍了,王劲哉不干。他直接找了个由头,把那个新来的旅长给毙了。这一下,算是彻底跟重庆方面撕破了脸。这哪是下属,这简直是请来一尊活阎王。

武汉会战,他的部队被打残了,装备、兵员损失殆尽,上面连个屁都不放,摆明了是想借日本人的刀,把他这个不听话的给收拾了。

王劲哉一看,行啊,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他带着残部,就在湖北的汉水和沔阳一带停下了。不走了,就在这扎根。

他开始在战场上捡洋落,收编散兵游勇,甚至连地方上的土匪武装,只要能打,他都要。没过多久,硬是把一个残破的师,又拉扯成了一支两万多人的大军。

他在自己控制的地盘里,搞起了“独立王国”。自己印钞票,叫“抗战券”;自己设法庭,颁布了极其严苛的“十杀令”,抽大烟的、赌博的、当汉奸的,统统杀无赦。据说,他为了推行禁令,连自己吸食鸦片的岳父和聚众赌博的表弟都给亲手毙了,整个防区愣是让他给整得路不拾遗。

这么一个水泼不进的土皇帝,日本人看着难受,重庆那边看着更难受。

四面楚歌,说的就是他当时那个处境。日军几次三番重兵围剿,他都靠着那股狠劲和不要命的打法扛了过去。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手底下最信任的一个旅长,被日本人策反,里应外合,他的“独立王国”瞬间崩塌。

两万人的部队,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王劲哉本人,也成了日本人的阶下囚。

日本人倒没杀他,估计还想留着他这张牌,看看能不能招降利用。抗战一胜利,他被放了出来,移交给了国民党。

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回去,绝对没好果子吃。得罪的人太多了,从蒋介石到何应钦、陈诚,哪个不是手眼通天的大佬?他这条命,在人家眼里,可能还不如一只蚂蚁。

果不其然,他刚想回陕西老家避避风头,胡宗南的特务就跟苍蝇一样盯了上来。走投无路之下,他才写了那封给延安的信。

这封信在延安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说,这种人不能要,杀气太重,猜忌心又强,整个一旧军阀的做派,请神容易送神难。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觉得不管他过去怎么样,在打日本人这件事上,他是条响当当的汉子,功是功,过是过,不能一棍子打死。

最后,还是毛泽东拍了板,就四个字:“派人去接。”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不仅仅是收留一个落魄的将军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胸怀。延安欢迎一切真心抗日、愿意走向光明的力量,哪怕你曾经满身泥泞。

王劲哉被接到陕甘宁边区,好吃好喝招待着,还给了他一个“特别党员”的身份。没有让他再领兵打仗,而是安排他在后方休养。

对他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一头猛虎,被拔了牙,削了爪,关进了安稳的笼子里。虽然再也没有了叱咤风云的机会,但也免去了腥风血雨的搏杀。

建国后,他被安排在陕西省政府当参事,后来又当了省政协委员。这位曾经杀伐决断的“汉沔王”,彻底成了一个深居简出的普通老人。

有一次,他在一个招待所里碰见了一位当年的老部下。那人盯着他看了半天,愣是没敢认。王劲哉自己倒是笑了,拍拍对方的肩膀说:“是我,那个光杆司令嘛。”

从拥兵两万的“土皇帝”,到孑然一身的“光杆司令”,再到安享晚年的普通人。王劲哉的一生,就像那个大时代里一朵奇特的浪花,翻涌过,也最终归于平静。

说实话,王劲哉这种人,就是乱世里才会冒出来的枭雄。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身上有太多的江湖气和匪气,手段也过于酷烈。可你又没法否认,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正是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怪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守住了中国的寸寸山河。他就像一块粗粝的石头,上不了庙堂,但用来砸侵略者,却意外地好用。历史的复杂和迷人之处,也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