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从小舢板到福建号,有多大距离?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从小舢板到福建号,有多大距离?

在柳堡,又一次看到那张令人激动的照片:“美丽的背影”。照片拍摄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号。一条小舢板,上面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一个大辫子少女,苗条的身姿,立于舢板中央,正奋力摇船。

我相信,这张照片很多人都看到过。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照片,是在北京的“国家军事博物馆”。四月二十二号,是渡江战役的第二天。整个渡江战役,从十月二十一号开始到二十三号攻占国民党首府南京,拢共三天。第二天,是战斗最紧张激烈的时候。

有一部电影叫《渡江侦查记》,有新旧两版。两版共同的特点,是呈现了战斗前山雨欲来的紧张惊险和解放军指战员“功夫在诗外”的细节。解放军先遣连侦察兵悄悄过江,弄清敌人江防图,为四月二十一号全面拉开的渡江战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当时,国民党军队坚守长江天险。他们收缴了老百姓所有的渔船,防止解放军渡江。他们没想到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江北的老百姓,将藏在芦苇丛和沉入水底的家用小船全部贡献出来。整个长江中下游,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照片“美丽的背影”的主人翁,是千千万万个支援解放军渡江的普通老百姓之一。在纪念渡江战役胜利五十周年时,国家终于找到了这位大辫子“背影”,扬州宝应广洋湖的渔家姑娘颜红英。半个世纪过去,婀娜的少女,已经成了白发的奶奶。

半个世纪,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对我们的国家来说,五十年意味着什么?在“柳堡二妹子文化展览馆”里,有一个专门陈列军模的展区。不大的展区,陈列着我军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模型。其中,尚未列装服役的福建舰,赫然在目。

这是一艘由中国科技人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它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超过八万吨。航母,是移动的停机场。福建舰可以一次性停放36驾飞机。

这是什么概念?渡江战役时,我们连一艘军舰都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沿江老百姓用小渔船小舢板摇出来的。好像在浙江还是哪个博物馆,看过一艘实物小舢板,介绍说是“万里长江第一船”,即为渡江战役时第一艘下水渡过解放军的小船。

看着陈列在展览馆的航母模型,忍不住浮想联翩。国力是军力的支撑。谁都懂的道理是“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不能避免被动挨打的现状?就看现如今国际上的不太平就可以知道。再看看不久前我们的歼-10CE,被巴基斯坦用在印度的战果。这是最好的广告,这是实战最好的战果,超过任何模拟演练!

用半个世纪的隐忍和努力,中国终于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弱国。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了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抗衡的能力。从瓦良格号历尽千辛万苦弄回到中国,到即将入列服役的福建号,时间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底气越来越足。这一切都是国家强有力飞速发展的证明。

除了航母,展厅还有我们的东风弹道导弹系列、红旗航空导弹发射车和歼系列模型。其中的歼系列,已经排到了31,比起在印度上空发飙的歼-10CE,迭代了多少?从一九五九年柳堡“二妹子民兵班”建立,到二零一四年成立宝应“二妹子民兵连”,柳堡人民为国为家的传统没有变。她们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从横渡长江的小舢板,到驱逐舰、护卫舰、大驱、航母等,我们的国防建设大踏步向前向前。虽然展馆里陈列的是模型,但是它们代表了我们强军的骄傲。

“柳堡的故事”已成绝唱。新型的现代化战争,不需要人海战术,不需要肩挑手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照片上,年迈的颜红英白发胜雪。陈列厅,新式武器熠熠生辉。一转眼,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六年了。不知道颜红英老奶奶是不是依旧矍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