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的遮羞布|政府补贴养巨婴|AI龙头竟是纸老虎
科大讯飞,这家顶着“AI龙头”光环的公司,怎么就陷入了低利润的泥潭?市值千亿,市盈率却高得吓人,这到底是人工智能的寒冬,还是科大讯飞本身成色不足?
第一幕:少年得志
故事得从1999年的合肥说起,彼时刘庆峰带着一群学生,怀揣着中文语音技术的梦想,创办了科大讯飞。最初,他们瞄准的是个人消费市场,但很快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于是转向了企业服务。2008年,他们研发的语音合成技术惊艳亮相,甚至超过了普通人的水平。同年,科大讯飞成功上市,一时间风光无限,成了大学生创业的典范。接下来的几年,科大讯飞乘胜追击,在语音评测、语音识别等领域接连取得突破,并推出了讯飞语音云,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开发者生态。
第二幕:困兽之斗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科大讯飞的赛道也变得拥挤不堪。为了应对挑战,他们开始了多元化布局,从智慧教育到智慧医疗,从智慧汽车到开放平台,几乎所有热门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发布,更是彰显了科大讯飞的野心。可问题是,钱呢?科大讯飞的营收虽然在增长,但利润率却低得可怜,甚至要靠政府补贴才能勉强维持体面。2024年的财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营收增长了近20%,净利润却下滑了15%。这就好比一个饭店,客人越来越多,但老板却越来越穷,让人不禁怀疑,这菜是白送的吗?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的学习机虽然卖得不错,但却面临着学而思、作业帮等强劲对手的围剿。高端定位的策略,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在翻译机市场,免费的翻译APP更是让科大讯飞的产品显得有些鸡肋。至于大模型领域,百度、阿里等巨头早已抢占先机,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能否在巨头的阴影下突围而出,还是个未知数。更让人担忧的是,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这就像一个病人,靠着输血才能勉强维持生命,一旦输血停止,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幕:迷雾重重
展望未来,科大讯飞计划进军机器人领域,并持续升级星火大模型。但摆在他们面前的,依然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盈利?人工智能变现的难题,就像一座大山,压得科大讯飞喘不过气。他们的核心技术,在竞争对手面前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优势,C端产品容易被替代,B端市场又竞争激烈。科大讯飞就像一个迷失方向的旅人,在人工智能的迷雾中苦苦探索,找不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那么,科大讯飞的未来究竟在哪里?他们能否摆脱低利润的困境,在竞争激烈的AI赛道上杀出一条血路?这个问题,恐怕连刘庆峰自己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最终的结局。只是,留给科大讯飞的时间,还有多少呢?这或许是所有投资者都在思考的问题。